孩子入園前的8個必備技能

入園前需具備哪些能力?家長該注意什麼?1、獨自上課的能力為什麼說獨自上課最關鍵?上SchoolSkills之前,我對獨自上課的理解就是“適應幼稚園的上課形式”。果果有陣子愛撒嬌,我一度擔心她到了幼稚園發生經典的“大哭大鬧找媽媽”場景。“上幼稚園家長陪不了,孩子必須得適應”——相信很多媽媽都和我想的一樣。但一個月過去,我發現,具備獨自上課的能力,是激發孩子更多能力的基本出發點。在沒有家長庇護或干擾的情況下,孩子被置放在一個群體中,沒有人能為他代勞,他就必須要觀察、理解、思考,也必須適應,或是提出自己的需求。人的社會功能就是這樣得到開發的。原來我的想法是本末倒置了:並不是因為幼稚園要求,所以孩子必須獨自上課;而是因為在這個年齡階段,孩子要邁出社會化的第一步,所以幼稚園這樣要求。想清楚這件事,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。

2、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包括兩點,一個是“坐得住”,一個是“注意力集中”。孩子進幼稚園,與其說學知識,不如說學習社會規則和生活能力。無論是老師講繪本還是大家一起做手工時,最基本的規則就是“坐在自己的位子上,聚精會神做一件事”。這就很考驗自律能力和專注力了。有的小朋友會在屋子裡跑來跑去,即使老師三令五申“大家都坐下我再繼續講”,也不會顧及別人。有的小朋友坐得住,但聽不了多久,就開始和旁邊的孩子聊天。觀察孩子們的表現,就會發現家長教育方式的差別。平時在家,是不是能夠做到吃飯時就坐在吃飯的地方,玩兒的時後就坐在玩兒的地方呢?孩子玩某樣東西的時候,家長會不會一直在旁邊碎碎念,和孩子聊天呢?這些等孩子一入園,都能一目了然。即使在國外的幼稚園,也絕不是想像中的“沒有紀律”,能坐住是最基本的能力

3、理解和表達能力有些孩子不能遵從老師的“指令”,不是“調皮”,而是理解能力還不夠。譬如,我知道老師要求坐在座位上,但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坐著,要幹嘛,要坐多久,那我無聊了就自己溜達溜達唄。這就需要家長拿出耐心,多和孩子交流、解釋,預先讓孩子瞭解一些規則的含義。表達能力尤為重要。在幼稚園裡,無論是需要喝水、上廁所,需要蠟筆,還是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,都靠自己向老師表明,沒有家長可以代勞。都說幼稚園老師“不怕麻煩的孩子,怕的是不會說的孩子”。上廁所不會說就尿褲子,身體不舒服不會說可能會加重病情,所以孩子能清晰表達自己的需要是必需技能。

4、觀察和模仿能力孩子在幼稚園裡每天都會接觸到許多全新的技能,全靠觀察和模仿。上節課的手工環節,老師給了每個孩子一個迷你打孔器,可以在彩色紙片上打孔,做成“乳酪”和“香腸”,然後貼到“大披薩”上面。通常孩子在家用個畫筆、手工剪刀很正常,但我們很少有人給孩子玩兒打孔器是吧?選這個不常用的東西,就是要鍛煉孩子們的觀察和模仿能力。結果老師只教了一遍,孩子們都學得很快,自己操作得很好,也沒有傷到手。所以,培養能力,要比家長小心翼翼的保護更重要。

5、基本生活能力孩子入園的基本生活能力包括:能自己拿東西、放回原處,能自己吃飯、喝水,能自己上廁所、穿脫褲子,能自己穿鞋(最好準備一腳蹬或者粘帶的),能自己洗手、洗臉等等。此外我還注意到一些細節,例如洗手。孩子包裡裝一套備用衣服,是為了防尿褲子的,但很少有人想到洗手。很多孩子洗手之後身上是濕漉漉的,而幼稚園裡洗手是很頻繁的。玩了畫筆要洗手,吃東西要洗手,上廁所要洗手,戶外活動回來要洗手…一天能濕好多次,根本沒法換,貼在身上很難受。很多孩子弄濕身上,一個是不會挽袖子,再有就是身體習慣貼著水池子。如果我們能平時在家就教會孩子注意這些,養成習慣,完全可以避免。

6、小肌肉運動技能通常家長都關注孩子的大運動能力,例如跑、跳、蹦,覺得孩子“挺調皮的,能跑能跳能瘋玩兒,上幼稚園能和別人一起做遊戲,沒什麼問題!”我之前也這麼想。但幾堂課下來,我發現入園更需要小肌肉運動技能的完善。小肌肉運動技能,英文叫做Fine-MotorSkills,是指孩子的手部必須足夠強壯,能夠完成一些精細動作,例如用剪刀、粘貼、著色、用筆寫寫畫畫等,這些都是孩子每天要在幼稚園做的事情。平時在家讓孩子用畫筆畫形狀(不需要完美)、捏橡皮泥玩兒,都可以鍛煉孩子的手部肌肉和技巧。

7、數位、顏色、物體認知我一直覺得自家數學啟蒙挺早的,直到第一次上課才被老師提了醒。課上大家玩兒串珠遊戲,穿好後,老師會單獨到每個孩子面前,讓他數一數,考察孩子是否識數(三歲孩子應該能數1-10)。下課後老師回饋,果果就數前幾個,後面是劈里啪啦背出來的。這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誤。對孩子來說,一個一個數,很慢,還要動腦子;但只要背出來,背得越快越好,就能獲得老人的讚賞:“好棒啊!都能數到20了!兩位數多難啊!”這次回家之後,我特別注意了孩子這方面的啟蒙,也叮囑老人不要鼓勵孩子“背誦”。除了數位,入園時孩子也應該認識一些基本的顏色、形狀,當然也包括繪本中常見的小動物,生活中常見的用品。

8、控制情緒的能力因為幼稚園是過群體生活,免不了和其他小朋友發生摩擦,孩子懂得情緒管理尤其的重要。在School Skills課上,老師還會故意給孩子們製造矛盾,觀察和引導孩子們互動以及解決問題。譬如講繪本的時候只有一本書,大家都想坐得離老師近一些,看得清楚一些,怎麼辦呢?玩兒傳球遊戲的時候,每個人都要把球傳給下一個小朋友,不能自己一直拿著,能放手嗎?大家要在教具上做遊戲、打滑梯,能按照規矩排隊,等別人先玩兒嗎?如果被小朋友搶走了東西,是發脾氣打人,還是自己搶回來,或者是告訴老師呢?孩子的每一次選擇,都在折射著家教和情商。在老師故意引發的衝突中,學著去和別人相處、解決問題。在幼稚園中很多時候需要小朋友協作,也會因玩具產生主權衝突媽媽學會放手 預先做心理準備看完上面這些,可能就明白了,為什麼我說“讓孩子獨自上課”特別重要。有家長在場,孩子知道自己有庇護所,可能會尋求幫助,或者消極處理難題。然而,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,如何面對和解決問題,都是孩子需要獨自體會並學會的技能。如果我們不放手讓孩子去試,他就永遠沒有機會。

 

Sources of article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9FtumUvugGI